歡迎訪問亳州市自來水公司網(wǎng)站!

網(wǎng)站首頁 / 企業(yè)概況 / 員工天地

什么是“德”

發(fā)布時間:2016-10-30 17:48:00 信息來源: 亳州市制水公司 瀏覽:618 次
【字體大小:
在社會上常聽人講某某人“缺德”,某某人“不憑良心”,會遭報應。 那么什么是“德”?“缺德”會給人帶來什么樣的報應呢?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是“德”。
“德”的本意按辭海上講要為順應自然、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,不違背自然規(guī)律發(fā)展去發(fā)展社會、提升自己。那么“德”的第二個含義按老百姓通俗地講法就是人的德行與品行,這層含義讓社會大多數(shù)人所接受。人的德行就是人的良心,人的品行就是人的做事方法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最基本、最樸素的鑒定人善惡、好壞的方法。那就是不要去侵犯與傷害別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私欲;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;不要想著整天去凌駕別人、欺辱別人。
一個人在社會上人緣很好,做事中規(guī)中矩,大家評價很高。而另一個人整天遭人唾罵,如“過街老鼠,人人喊打”。這就是他的德行缺失了,所帶來的后果就是在社會上無立足之地。
無德,什么都得不到,什么都會失去。即便你通過自己的智慧、能力、手段、計謀把想要的拿到手,你也沒辦法永久地擁有,沒辦法獨享。世間事就是這么微妙,你不想的東西,大家都給你,你想要的東西,大家都不給你。你總想保護你個人的利益,如果你無知,就會損害別人的利益,結(jié)果大家都攻擊你,如果你有智慧,換一個手法,維護別人的利益,最終你個人的利益也得到保全,這就是有智慧與沒智慧做事的差別。
所以想培福修德,就不能由太多個人的主觀意志,不能有太多的自我,只有一個人的自我不斷地減少、降低,才能斷惡行善,才能廣結(jié)善緣、才能眾緣和合,如果有“我”摻雜進來,就不是真正的德,“德”是一定不包含自我在內(nèi)的。負責就是自我的表現(xiàn)、自我的需求,一切都不從自身考慮、不從自我出發(fā),都是為了別人,這才是的德最高體現(xiàn)。
祝愿大家都能修“德”修“福”,為轉(zhuǎn)變社會不良風氣做出應有的貢獻。
 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