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菜根譚》有言:“仁人心地寬舒,便福厚而慶長,事事成個寬舒氣象;鄙夫念頭迫促,便祿薄而澤短,事事得個迫促規(guī)模。”心量小的人,放不下,拿不起,看不開;而有成就的人,放得下,拿得起,看得開。
看得開的人,深諳“窮則思變,變則通,通則達”的道理,因而能更好地抓住機遇,創(chuàng)造人生的遠景宏圖,獲得自由和灑脫。
《周易》有云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”拿得起的人,會為了理想百折不撓、執(zhí)著進取,在生命的歷練中積蓄著力量。只有拿得起,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激流勇進,勇往直前,成為生活的強者,得到自己該得到的,收獲豐富而厚重的人生。
古人云:“相由心生,煩惱皆自添,若為舍不得,又怎尋快樂?”拿得起是強者的姿態(tài),放得下則是智者的灑脫。人生需要擔當,需要拿得起,但擔當和拿得起不是欲望的=無限膨脹。放得下,才能在紛繁世事中“寵辱不驚,閑看庭前花開活落;去留無意,漫隨天外云卷云舒”。
“看得開,拿得起,放得下”是一種豁達為人處世的理念。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主宰,如何做人、如何處事的主動權都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。只要看得開,拿得起,放得下,我們一定可以追求輝煌的人生,達到成功的彼岸。